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

大學,真的能讓我們知道想要什麼?

文/四化工三 林昆義

首先,在開始這篇文章之前,我想事先聲明我並不是要杯葛大學教育的制度,也不是要否定大學教育的必要性,而是就我讀大學之後這3年來所觀察到、所體會到的現象來做個評論,我是個大3化工系的學生,然而化工並不是我真正想走的道路。
  
從國中開始就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,那時大家都希望我可以考上嘉義的第一學府:嘉義高中,而我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,在那年基測以274的分數考上了,還沒畢業之前老師說,考上一所好高中之後就輕鬆了,然而到了高一開學之後,我發現國中的老師說的並不是正確的,面對更多繁重的知識,而在這同時,高中的師長開始灌輸考上一所好大學的觀念,於是高中這3年又開始為了分數汲汲營營。高2發現我的興趣是寫作,並且在校內和校刊徵文有了不錯的成績,到了高3考完學測後,國文科的分數是5科中最高,本來想填寫中文系為志願,但是考慮到未來的出路以及經濟的層面問題,我選擇了進入工學院這個選項,然而,我對大學教育所有的感觸由此開始。

大一的生活在打工和唸書中度過,鮮少思考自己的未來,然而到了大2之後,開始與同儕或是教授們聊天,特別是同儕,我發現不只有我一個人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疑惑,許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,而我的成績一直都不好,這讓我上了大3之後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驚慌,大3上學期,由於一些私人因素,還有對某些科目的恐懼,我選擇逃避自己的學業,讓成績更慘不忍睹,考完期末考後,明知道不是自己想走的路,還是固執前往,又沒走下去的動力,這些壓力給了我一個喘不過氣的寒假。

我開始去思考大學教育對於每個人的意義,也調查許多人讀大學的原因,其中多半是,家人希望我唸、拿個文憑未來工作好找、感覺在台灣沒讀大學就沒有翻身的機會,然而這些真的是大學教育的真諦嗎?大學不是應該以培育各領域的人才為目標嗎?怎麼反而是培育出了一群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讀大學的人呢,但是仔細想想,這也許不全是學生和制度的錯,而是整個社會的風氣,從上高中就被賦予一個考上好大學的期望,於是跟著旁人的期望走著走著,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,但是卻忘了自己當初最想要得到的是什麼,如果換個起點,許多人的人生會變的更有意義吧!

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家,也許你們是父母,也許你們是教授,也許你們是學生,這些都不重要,而是該找出自己的方向,或是不要擅自幫自己的小孩安排出路,這是我們的人生,是我們自己要走的,讓我們去尋找與決定自己想要的不是很好嗎? 至於如何導正社會對於大學教育的價值觀,這會是個相當長遠的問題,需要時間讓大家去想,而我們也會付出相對的努力試圖改變,當然,我們會走在自己的路上。


你為的是這頂學士帽,還是你理想中的人生? (攝影/林俊典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