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

通識課程定位與自我價值

文/四外語三 程珮瑜

偶爾沉迷漫畫時,翻著翻著會開始想這部漫畫的迷人之處是什麼?怎麼有辦法讓人為之瘋狂?後來發現除了故事精彩之外,似乎還能找出一些共通點,例如冒險、追夢的素材被廣泛運用,於是我們能夠在故事推進的同時,看見主角變強的過程,仿如親身體驗的冒險。只是時間一久,總也不免反問自己,真實世界中,現在的位置在哪裡。
  
「變強」的具體意義對每個人不盡相同,但可概括為往理想之地前去,轉換為現在所處的環境或許就是專業知識的習得,或是技術的熟稔。然而在這之間,時常有一塊被忽略的領域─通識課程。

大學旨在提供全人教育,培養一個完整的人,相較於各系所的專業課程,通識課使我們接觸更廣大的知識面,探索、學習人文與科學精神,因此多元的通識課程在學生的素養培育上,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。

根據校方對通識課程的回應指出:「近3年通識課程自99學年度156門、100學年度增為167門、101學年度已達178門,通識課程數已逐年增加。」

就統計數字上,確實有這麼多堂課,但是實際上呢?許多課程皆是「上下學期開設」,且「一門課開設多堂」,就選擇性來說,其實沒多大變化。

另一方面,講座形式的課程日漸增多,其中大部分的講座課採取大班教學,及每周更換不同講者的做法,在連貫性與品質上令人擔憂,以101學年度為例,上下學期修通識課總人數與修超過百人課程的總人數比為:上學期6,086:2,736;下學期5,694:2,081。接近半數修通識課的學生,都修了講座課。

的確有需多講者是相當有知名度,內容也具啟發性,但不該以此擠壓、甚至取代多元的小班通識,在動輒百人的講座課上,一名講者無法兼顧到眾多學生,久而久之,學生也以隨意寫成的心得交差,每周循環,培養出的會是怎樣的價值觀?

無論人文素質還是科學素養都需要長期的引導與沉浸,更需要足夠的對話,在自我懷疑、衝突、查證的過程中,讓學生慢慢建立價值,而不是一蹴可幾式。也只有經歷過答辯的價值觀能經得起考驗,逐漸變成自己的一部分。

在漫畫裡不乏厲害的角色,無論是武功高強還是技術了得,但往往決定他是不是令人喜愛、尊敬,都不是因為這些能力,而是在厲害的背後,無意間的憫人情懷,不欺負弱小,伸張正義,對周遭環境的重視,及有點傻氣的堅持。

或許,那才是我們想培養的價值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